珍贵古籍走进大众,2025年山东省藏书大会暨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开幕
在孔子诞辰2576周年之际,9月27日上午,“声流金石 纸落云烟”——2025年山东省藏书大会暨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开幕仪式在孔子博物馆举行。本活动由国家图书馆(国家古籍保护中心)、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、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、尼山世界儒学中心(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)、
在孔子诞辰2576周年之际,9月27日上午,“声流金石 纸落云烟”——2025年山东省藏书大会暨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开幕仪式在孔子博物馆举行。本活动由国家图书馆(国家古籍保护中心)、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、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、尼山世界儒学中心(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)、
古籍作为联通古今文化的重要介质,它带着浓缩的生命记忆,在浩如烟海的书卷里,记录着旧时过往的点点滴滴,保存着文明的火种,是现代人窥知过去世界的窗口。北京琉璃厂大街的中国书店内,有一种传承百年的技艺——古籍修复。古籍修复师如同救死扶伤的医生,他们愿意用一生去守护的
谭天问修方造命:在方寸之间重塑生命的经纬“修方造命”一词,蕴含着东方智慧中一种深邃而积极的人生观。它并非神秘主义的宿命论,而是指向一个质朴的真理:人生的走向,虽有其不可控的“命定”之维,但更存在着广阔的可为空间——这个空间,正是通过“修”我们内在的格局与外在的
“阿哲,城郊这条路都开第三遍了,你到底要带我校哪?” 副驾上的李梓揉了揉坐麻的腿,语气里藏着几分好奇,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座椅上磨出的细痕 —— 那是她去年帮周哲缝补坐垫时,不小心勾破的地方。
近年来,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征集研究室立足职能职责以整理研究为根基、出版利用为纽带、宣传展示为窗口,持续推动民族古籍从“静藏”走向“活态”,让承载着各民族智慧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。
第一条 为了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,发挥公共图书馆功能,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,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,传承人类文明,坚定文化自信,制定本法。
走在丽江古城的石板路上,“国图·丽江礼物”文创体验店正成为一道风景,吸引游客驻足。除了传统漆扇拓染、东巴木牌绘画等手工体验项目,游人还能带走融合东巴文字的东巴画框、刻有丽江代表性景点的冰箱贴等文创产品。
走在丽江古城的石板路上,“国图·丽江礼物”文创体验店正成为一道风景,吸引游客驻足。除了传统漆扇拓染、东巴木牌绘画等手工体验项目,游人还能带走融合东巴文字的东巴画框、刻有丽江代表性景点的冰箱贴等文创产品。
触控古籍扫描仪采用非接触式扫描技术,通过高精度光学镜头获取古籍图像,全程无需直接接触古籍页面。这种设计避免了传统扫描方式可能造成的磨损、压痕等问题。设备配备的专业照明系统采用冷光源技术,光照强度经过严格测试,不会对古籍纸张和墨迹产生热损伤或光化学破坏。在操作安
9月23日,“声流金石纸落云烟”2025年中华传统晒书大会城市主场活动在瑞安玉海楼开幕。本次活动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子活动,其中晒书分享是核心环节之一。多位专家学者担任“晒享人”,带领大家深入典籍背后,讲述文化故事,共同见证中华古籍文化的辉煌与传承。新华社、
"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"——老祖宗的智慧告诉我们,秋天不仅是丰收的季节,更是好运爆棚的黄金期!古籍《协纪辨方书》中记载的"喜神星"正在天际运转,究竟哪些生肖能接住这份天降鸿运?今天我们就来揭秘那些被秋日偏爱的幸运儿!
近年来,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征集研究室立足职能职责以整理研究为根基、出版利用为纽带、宣传展示为窗口,持续推动民族古籍从“静藏”走向“活态”,让承载着各民族智慧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。
此次集中发布的成果科研分量重、行业价值高、辐射效应大。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平台等项目创新性突出,借助数智化技术革新历史文化的保护、研究与传播方式,成为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示范性实践;《人工智能服务未成年人伦理规范共识》等项目突破性显著,直面行业发展瓶颈,通过
方志作为“一方之全史”,其价值远超地理信息的简单记录。从东晋《华阳国志》,到宋元明清体系化发展,方志以独特的“横排门类、纵述史实”体例,将地方的自然地理、政治沿革、经济物产、民俗方言等熔铸成系统性文化档案。相较于正史的宏大叙事,方志更具独特性。
在9月23日举办的2025北京文化论坛“城市文化:新科技提升公共文化品质”平行论坛上,百余位全球公共文化领域代表以新科技提升公共文化品质为主题,围绕公共数字文化建设、丰富数字文化产品供给、新科技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、智能驱动文商旅体融合新场景等内容展开深入探讨
方志作为"一方之全史",其价值远超地理信息的简单记录。从东晋《华阳国志》,到宋元明清体系化发展,方志以独特的"横排门类、纵述史实"体例,将地方的自然地理、政治沿革、经济物产、民俗方言等熔铸成系统性文化档案。相较于正史的宏大叙事,方志更具独特性。
在昨天举办的2025北京文化论坛“城市文化:新科技提升公共文化品质”平行论坛上,百余位全球公共文化领域代表齐聚一堂,围绕公共数字文化建设、丰富数字文化产品供给、新科技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、智能驱动文商旅体融合新场景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探讨。与会嘉宾指出,人工智能
黄原原(1982—),男,馆员,硕士,任职于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图书和文化馆。研究方向:历史文献整理、知识管理。主持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“天津市入选《国家珍贵古籍名录》古籍所钤藏书印整理研究”(项目编号:D22001)。
9月23日举办的“城市文化:新科技提升公共文化品质”平行论坛上,百余位全球公共文化领域代表齐聚一堂,围绕公共数字文化建设、丰富数字文化产品供给、新科技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、智能驱动文商旅体融合新场景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探讨。与会嘉宾指出,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正成为
9月19日至23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。本届大赛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、河南省人民政府承办,以“技能照亮前程”为主题,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格最高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。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作为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、国家